1. 般若:意為智慧,為三無漏學、六度之一。因為佛教徒認為,般若智慧跟世間的智慧不同,所以譯經家不直接漢譯為「智慧」,而以音譯。《大般若經》指出大乘即是般若,般若即是大乘;說大乘即說般若,說般若即說大乘。 般若能與一切善法為母一切佛法無不攝入般若。般若能生諸佛,是諸佛母,般若能示世間諸法實相,名如來母,能生如來。如來藏學派認為,般若這個智慧就是你親證如來藏--親自觸證第八識,並且能去體驗領受祂的自性,這就是般若。

2. 三法印:凡符合此三原則的,便是佛正法,有如世間印信,用為證明,故名法印。三法印指諸行無常印、諸法無我印、涅槃寂靜印。

諸行無常是說一切世間法無時不在生往異滅中,過去有的,現在起了變異,現在有的,將來終歸幻滅。
諸法無我是說在一切有為無為的諸法中,無有我的實體;所謂我的存在只是相對的生理和心理幻象。
涅槃寂靜是說涅槃的境界,滅除一切生死的痛苦,無為安樂,故涅槃是寂靜的。

三法印同時也是佛教與在其之前的婆羅門教,以及其他宗教所較不同之處。佛教許多方面承襲或相似於婆羅門教,如禪定、苦行等, 但三法印即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處,三法印為佛教自身所創。此外,三法印也是佛教的核心價值,與其他宗教不同的,佛教允許在謹守三法印的價值與教義上, 對其他方面進行方便性變動、改變、變化,即是不違反三法印,可以用各種方式傳教、修行,包括用密法加速修行(如密宗),也因此使佛教富於變化與多樣性,相對的有部分宗教對於教義、教規、教條、傳法、授法、修法等有著較嚴格的堅守性,不允許任意或隨時地需求而變異。

3. 四聖諦: 佛陀悟道後最早傳授的真理: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。」又稱四真諦、四正諦。《涅槃經》十五曰:「我昔與汝等,不見四真諦,是故又流轉,生死大苦海。」

四聖諦是基礎的佛學,釋迦牟尼佛在成道之後的第一個夏天,最初在鹿野苑為五位比丘弟子所講的佛法,就是四聖諦。四聖諦的內容有三個層次,也就是所謂的三轉法輪:劏此是「苦」的事實;苦果定有其苦因,名為「集」;此是滅苦之「道」;此是苦「滅」的涅槃。
 噏苦宜滅,集宜斷,道宜修,滅宜證。
 瞓苦已滅,集已斷,道已修,滅已證。這是四聖締的三個層次。
 釋迦牟尼佛講了三次,當他講到苦已滅了,苦的原因已斷了,苦的修行方法已修了,實際上已經進入涅槃;到了這第三個層次時,這五位比丘弟子也都全證得阿羅漢果了。

苦諦:根據對現實的深刻觀察,佛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  得、五陰熾盛。這就是苦諦。說明世間有情悉皆是苦,即所謂有漏皆苦。

集諦: 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,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,主要是貪、嗔、癡三毒,這就是集諦。造成苦的原因,粗分貪、瞋、痴三毒,從廣則有「五利使」和「五鈍使」等「十使」。推至最後,眾生的本心、佛性、智慧為無明所障敝。

滅諦:要想去除痛苦,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:貪、嗔、癡,這就是滅諦。又名涅槃,明集諦理,斷盡煩惱業,則得解脫。

道諦:是不是想滅掉三毒,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滅掉呢?不是的,必須要去修八正道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這就是道諦。隨順趣向涅槃之道。

四諦概括了兩重因果關係:集是因,苦是果,是迷界的因果;道是因,滅是果,是悟界的因果。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。反過來說,就是修道除惡、滅貪嗔癡,就可以避免痛苦,脫離輪迴。

四諦十六行相
1、苦諦四相: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
2、集諦四相:因、集、生、緣
3、滅諦四相:滅、靜、妙、離
4、道諦四相:道、理、行、出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uddhi 的頭像
    buddhi

   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

    budd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